首页 > 文明创建> 正文

修缮了的堡子里 久违了的幸福感

2021-12-10 来源:

  本报记者 韩洁  通讯员 王晶晶

  堡子里,是张家口的“根”,见证着张家口的变迁,承载着张垣人的血脉。今年4月,堡子里迎来一次全面修缮提升。目前,堡子里的危房修缮、院落平整硬化、强弱电入地、街面亮化,及环境治理等工作均已完工。

  古堡变了,变得表里如一,生机焕发;古堡没变,还是那熟悉的原汁原味。

   崭新的堡子里

  堡子里是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辖区内有36条小街巷,500余座平房院落,其中有许多都是重点文物保护院落。多年来,这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大部分庭院内居民依房而建,在屋外搭起储物棚、小房等违建临建,公共区域长期堆积着各类生活杂物,院落空间被瓜分,变得杂乱不堪。

  古堡的基础设施要提升,但又要做到最大限度地保护,面对横亘在眼前的这道难题,作为此次院落路面改造的施工单位,桥西区住建局将“修旧如旧”作为施工准绳。“古民居修缮过程中,一些民居家瓦片破碎、椽子腐朽,还有一些屋子的木结构窗户破败不堪,施工难度不小。但为了延续地域特色,凸显古城风貌,最大限度地保留原存构件,用传统的建造工艺和材料,尽量不改变古民居的原状。”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有了作战图,施工紧锣密鼓地展开,可又一项挑战摆在了面前。由于堡子里房屋密集,街巷狭窄,无法使用大型机械。为保障工期和质量,几个月来,工人们就靠人力和小推车运输材料,进行施工。截至目前,桥西区住建局已完成堡子里街巷、院落的路面硬化,修缮完成危房215户。

  排污排雨不畅,一直是困扰堡子里居民的一个大问题。此次修缮改造,桥西区住建局对东门大街、马道底街实施了雨污分流施工,既降低了雨天积水的几率,又促进了水环境改善治理。本着“一次开挖,多项施工”的原则,同步进行的还有强弱电入地工作,现在堡子里彻底告别了满天“蜘蛛网”的现状。

  堡子里设施相较老旧,且街道狭窄、居民较为密集,虽一些院落配备各类小型消防站,但仍存在安全风险。在这次提升改造工程中,在桥西幼儿园旁建设了一座消防站,全力保障堡子里的消防安全。目前该消防站已投入使用。

   变靓的四合院

  漫步在堡子里青砖灰瓦的街道和古朴自然的院落间,道路平坦、环境整洁是扑面而来的第一印象。

  在今年的堡子里修缮提升工程中,拆违拆临,危房腾退和环境卫生治理也是一项“重头戏”。堡子里街道办事处先后制定了《平房院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方案》《平房院落消防安全整治工作方案》《老旧小区卫生巡查工作方案》《临建拆除、房屋回租工作方案》,对584个院落标号挂牌,方便督促工作进度;对须拆除的建筑物做好标记,安排工期,进行拆除;每天人力推车将杂物垃圾运送到街面,等到夜晚人流量较少时用大车将街面垃圾集中清理掉。截至目前,堡内清理工作已完成,已集中对584个平房院落乱堆乱放、私搭乱建进行了整治,累计拆除生活小私房2121处,清理垃圾19213立方米。

  清理完的院子空间大了,环境整洁了,初步展现出原有四合院的风貌,老百姓拍手称赞。西关街居民刘建华给鼓楼西社区送上一面写着“为民办实事 群众好干部”的锦旗;东城墙底11号院居民对院落整治工作称赞不绝,为武城街社区送来锦旗;西关街五道巷3号的居民刘明同样为社区工作人员送来锦旗……

  住在棋盘街的张女士高兴地说:“以前谁家门前路不平就谁家修,这家铺一块砖,那家补一片水泥,院子里的砖头、水泥不知铺了多少层,依旧是坑洼不平。重新铺了院砖,清理了临建后的院里大变样,现在大家进进出出,眼前靓了,心里也跟着舒坦了。”

  为巩固综合整治成果,堡子里街道办事处实行了网格化管理,将所有街巷划分成32个网格,逐一明确工作责任,细化落实到人。“我们出台了‘社区管理+居民自治’管理机制,选出当地居民80人,参与志愿服务,开展旅游义务讲解、卫生巡查、安全巡查等服务工作,共同参与巩固治理。”堡子里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杜晓晨说。

   满满的幸福感

  11月24日上午,堡子里东城墙底街13号院的居民沈玉梅,将洗衣机里洗干净的衣服和被单取出,晾晒在院子里的晾衣绳上。看到冬日的暖阳照在衣物上,老人不禁自语:“估计一上午就能干。”正在院里溜达的任淑花老人感叹:“可不是,咱院子腾出来了,路平了,地儿宽了,大伙儿晾衣服、溜达、聊天,现在多好!”这看似简单的生活需求,在今年之前对于她们来说都是一种奢求。

  沈玉梅今年76岁,自上世纪50年代末,她就生活在这个院的一间西厢房里。60余年的时间里,她感叹今年的变化太大。她回忆,在上世纪60年代,四合院还保留明清建筑格局,当时这个小小的四合院挤了9户人家。后来因房小住不下,陆续有住户在院子中间盖起临建房。院子东侧只剩一条不足50厘米宽的过道,院子西侧的过道更窄,居民出入只得侧着身子,想晾晒衣物也没地儿。几十年来,因为临建遮挡视线,站在正房看不见南房,坐在东屋瞅不见西屋,院里的邻居难得见面。

  今年4月,随着堡子里院落改造施工,沈玉梅和院里其他3家住户积极响应,拆掉了大部分的临建,清理了院里几十年的垃圾杂物,工人们将地面铺上了水泥地砖,院子宽敞了,房子明亮了,四合院的环境变好了,邻居们有了公共的活动空间。“夏天,大伙儿把家里的花儿搬到院子里,坐在椅凳上乘凉聊天,四合院的感觉又找回来了。”沈玉梅说着,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曾有一段时间,家住堡子里的薛长顺不止一次动过搬家的念头,原因是堡子里的“脏乱差”。

  随着今年堡子里的环境提升,薛长顺发现,露天垃圾堆消失了,私搭乱建没有了,路宽了,瓦换了,地面也铺砖了,小院变得整齐干净起来。“我无儿无女,身体也不好。今年政府给我修了房、刷了墙,还帮我买了新衣柜、新桌椅,感觉生活一下子有了新盼头。”薛长顺笑着说。

  生活环境变美了,薛长顺的精神面貌也不一样了。闲暇时,他当起堡子里的义务讲解员,给前来参观的游客讲解堡子里的辉煌历史。他说,作为一个堡子里老人,一定要用自己的方式为传承堡子里文化遗产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editor
更多>>文明要闻
更多>>文明创建
图片新闻
更多>>公民道德
更多>>未成年人
更多>>志愿服务
下花园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张家口新闻网提供技术支持 0313-2011753
冀ICP备1102247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