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丽乡村> 正文

老蜂农段生荣的新生活

2020-10-26 来源:

下花园区段家堡乡有着3万多亩原始次森林,每年山花盛开的时间长、种类多、数量大,具有得天独厚的养蜂优势。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段家堡村启动了企业+农户+扶农公司的养蜂模式,将这一甜蜜事业推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捡回来一窝蜂
  金秋十月,阳光洒在段家堡村段生荣的院子里。院子有十几米宽,从东到西摆着两排蜂箱,蜂箱之间还种着白菜、韭菜、豆角等各种蔬菜,嗡嗡飞舞的蜜蜂让这里充满生机。
  忙活了一早晨,段生荣坐在炕沿上喝水休息。妻子取出一罐蜂蜜,自己尝了一口,又给段生荣舀了一勺。“真甜!”段生荣抿抿嘴开心地笑了起来。
  段生荣养蜂,还得从十多年前讲起。那年,段生荣的儿子从野外的树上捡回一窝蜜蜂,他就养了起来。蜜蜂越养越多,还能出不少蜂蜜,不过刚开始的时候没什么销路,收购站不收,村里也没人买。段生荣就拿蜂蜜蒸馒头、泡水喝。但他养蜂的劲头一直不减,养的蜜蜂数量一年年见长。
  2017年,段生荣的女儿给他印了个广告,他自己用硬纸板做了个牌子,在集市上推销蜂蜜。下花园摄影家协会的王志强给他拍了一张推销蜂蜜的照片,因为这张照片,段生荣名气大了起来,找他购买蜂蜜的人也越来越多。
  2018年,段家堡乡开始将养蜂列为村里的扶贫产业,通过企业+农户+扶农公司。帮扶责任人给村民订购了一批蜂箱,以及养蜂工具和种蜂。
  今年4月14日,除段生荣外,又有9户村民开启了他们的养蜂事业。作为村里之前唯一的一个养蜂户,段生荣不但增加了养蜂数量,由原来的十来箱增加到二十箱,他还积极担负起培训指导其他养蜂户的重任。
3万亩原始次森林
  出下花园往东十多公里,就是下花园区段家堡乡,这里四面环山,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拥有3万多亩原始次森林。
  每年从4月份开始,段家堡一带满山的杏花、山桃花、草花、六道花、椴树花、荆条花等上百种花次第开放。5月份主要是六道蜜,6到7月份是椴树蜜,7月份是荆条蜜,7月份是蜜蜂产蜜最多的一个月,白露后就不产蜜了。椴树蜜耐储存,段生荣家有一瓶保存了5年的椴树蜜,依然色泽不变。一般波美度达到40度的蜂蜜就是好蜂蜜了,而段家堡产地蜂蜜波美度能达到42度。
  “干一件事必须干成功,干不好对不起国家的好政策。”段生荣暗暗下定了决心。原来只有自己一家养蜂,养的是意蜂,蜂种得不到更新,蜜蜂变得个小、不采蜜。今年更新了杂交蜂后就好多了。杂交蜂是东北蜂和意蜂杂交育出的蜂种。
  因为出门就是山,蜜蜂就近就能采蜜,所以段家堡的养蜂户足不出户就可养蜂,他们的蜜蜂养殖模式是庭院养殖,省去了舟车劳顿和野外生活的不便。
  村里有9户新养蜂户,段生荣就手把手地教,手把手地管理,养蜂户很快就能上手,认得几种蜜蜂,懂得日常管理。晚上有时候睡不着,他就想着这家的该整理蜂箱了,那家的该修蜂蜡了,这些蜜蜂过了冬过不了冬,等等。
  除了留给自己吃的蜂蜜外,一箱蜂一年能产80斤蜂蜜。冬天蜜蜂要冬眠,大小雪时开始冬眠。整个冬天蜂箱还是放在院子里,不过箱子底下要垫上草,上面要盖上棉被,只留一个透气的小孔,根据天气变化调节小孔的大小,一公分到三公分之间。春节过后,蜜蜂出来活动,就可以喂白糖了。
  全村十来个养蜂户,大户养20来箱蜂,大约能收3万多元,小户养十来箱蜂,也能收入一两万元。
  甜蜜的事业
  “蜜蜂分工明确,有看门的,有采蜜的。蜜蜂需要21天才能孵化出来,刚孵出的小蜂,头三天不懂事,够三天就开始干活了,喂小蜂,打扫卫生。小蜂孵出来够一周,开始出来试飞,跳8字舞,半圆舞……”多年的经验让段生荣成了土专家。
  段生荣说,整理蜂箱的时候必须轻拿轻放,村里有一个养蜂户不小心拍了蜂箱一下,蜜蜂受惊,一起飞出来,养蜂户被追出一里远。蜜蜂蛰人后会散发出一种挺苦的味道,别的蜜蜂闻到后会飞来参与攻击,甚至会引来几百几千只蜜蜂同时攻击人。
  养蜂免不了被蛰,段生荣的手上有不少蜜蜂蛰过留下的针眼,估计他已经有了抗体,蜜蜂蛰过也不肿,过几天针眼长好干了就自己掉了。有时候三五天不蛰,有时候一天蛰好几针,挺痛。被蛰后赶紧用清水洗,手上没了味,再去蜂箱里操作就不蛰了。十来分钟后也就不痛了。
  “被蜜蜂蛰了痛,但想到能赚钱就不痛了。”段生荣爽朗地笑着说。
  段生荣家的地不多,除了3亩退耕还林的地,现在种着的只有1.2亩。他一辈子搞养殖,养羊、养鸽子、养蜜蜂,现在又带着大家一起养蜜蜂,原来的经验技术派上了用场。想到这些,他心里总是吃了蜜一般美滋滋的。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责任编辑:editor
更多>>文明要闻
更多>>文明创建
图片新闻
更多>>公民道德
更多>>未成年人
更多>>志愿服务
下花园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张家口新闻网提供技术支持 0313-2011753
冀ICP备1102247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