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明快讯> 正文

【讲好中国故事】下花园:一峰飞来高插云

2024-08-20 来源:

1.jpg

下花园历史悠久,早在商、周时为冀州地,出现了早期村落,战国时为燕国疆土,进入到秦汉时期,随着铁器农耕业的快速发展,农业人口的急剧膨胀,统治阶级基于强化地方统治的需要,在这里正式建制设县,是为茹县。

据《宣化县新志》载“扬氏考辩云:今宣化下花园地毗茹县故城”。据地名资料载:“茹县当时辖宣化县东部,下花园区和涿鹿县北部,系中原地区经紫荆关、居庸关、倒马关三关通往塞外、山西等地必经之地,绾毂南北、抑控东西。”茹县古城遗址在今洋河南岸古城梁一带。东汉建武三十二年(公元25年)茹县划归下洛县,此后,此地概未置县。

公元936年前,上、下花园一代属后唐明宗李嗣源的辖地;公元936年,后唐太原节度使石敬塘为了争夺帝位,屈膝勾结契丹贵族消灭后唐,同年十一月契丹主册立石敬瑭为“大晋皇帝”。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于契丹。契丹人把当时管辖上下花园的武州(今宣化)改为归化州。辽国得到燕云十六州后,由原来三个京城增加到五个京城;辽国为了方便皇帝驻跸和大臣们憩息,遂在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市),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两京城之间的下花园设立了驿站,鸡鸣驿就是其中一个。辽国皇帝、大臣往返于南西二京之时,常在此地驻跸、憩息。

辽景宗在位时,皇后萧绰(字燕燕)看到上下花园风景优美,就把此地辟为皇家花园。辽景宗死后,圣宗即位,萧绰被尊为皇太后,这个雄心勃勃的女政治家认识到住在上、下花园、归化州对于招觅天下豪杰,窥探时机出兵消灭北宋王朝非常有利,故此,她每有闲遐时,便常到上、下花园居住。

她在上、下花园居住时,还写出了两首《讽谏歌》,从中可以看出她的求贤心情:“勿嗟塞上兮暗红尘,勿伤多难兮畏夷人。不如塞奸邪之路兮进取贤臣。直须卧薪尝胆兮,激壮士之捐身。可以朝清漠北兮夕枕燕云。”“丞相来朝兮佩剑鸣,千官侧目兮寂无声。养成外患兮嗟何及,福尽忠臣兮罚不明。亲戚并居兮藩屏位,私门潜育兮爪牙兵。可怜往代兮秦天子,独向宫中兮望太平。”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出兵攻打北宋,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订立后,辽又获得北宋大量输银和绢。萧太后利用这些输银再次扩建了上、下花园,使其成为当时辽国有名的园林之一。萧太后时的上、下花园中,种植最多的花木是杏花、梨花、丁香、芍药、山丹、迎春、凤仙、石榴、蔷薇、玉簪、菊花、大丽、鸡冠等一些自然花种。直到今天这些花木在上、下花园栽培也很普遍。

历史上的辽宋对峙时期是下花园发展的鼎盛时期。《辽史》记载,辽国萧太后、辽圣宗耶律隆绪觊觎大宋江山,多次南巡,驾幸此地,当看到这里险要的地势和优美的风景后,出于窥测天下的需要,在此大兴土木,建立起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上、中、下三座皇家御花园,“下花园”因此得名,沿用至今。

金代时,上、下花园和归化州受到兵燹洗劫,几乎变成一片废墟。元朝灭金后,上、下花园一带的花木经人为的破坏,特别是元朝的乱砍乱伐,使一些名贵树木,花草急剧减少,再加上气候逐渐干燥,这一带的植被受到严重破坏。到明代剩下的花木己微乎其微了。

明朝时,涿郡人顿长(字史锐)到上、下花园考察,当他看到当年萧太后修建的上、下花园遗址时感叹道:“岭云沈日暝烟斜,见说穷边亦有花;应是汉官青冢怨,不甘玉貌委龙沙。”此后,明清时期,北方相对安定,明英宗、清圣祖(康熙)等历代帝王都曾亲临下花园大批移民被充实到下花园一带,下花园区九成以上的村子都建于这个时期。人口膨胀后对煤炭需求大增。古人在下花园一带采煤牟利,清康熙年间,这一带的煤矿税收每年就超过了三千两白银。民国时代,京包铁路横穿而过,煤矿资源和铁路也成了日后下花园设区的重要原因。1939年,下花园成了宣化县公署下辖的镇。1948年12月,下花园第二次解放时,人民政府将下花园划归宣化县第四区。1951年3月,出于开发矿产的需要,下花园的城区被单独划出,成立了下花园区矿区人民政府,隶属于宣化。1952年和1990年,下花园又经历了两次“扩区”,原属于宣化的共42个行政村划归下花园,加上原来的城区,这基本上形成了今天的张家口市下花园区的轮廓格局。

提到下花园,就不得不提到鸡鸣山。鸡鸣山位于下花园区东南部,洋河北岸,东北至西南走向,呈椭园形峰,方圆9.25平方千米,海拔1128.9米,属燕山山系。元朝诗人郝经曾用“一峰奇秀高插云“来形容鸡鸣山的高峻。山间景观峻秀,伟岸挺拔,如巨人参天,又如天然屏障。每当夏、秋之际,白云环腰,景色宜人,若大海波浪逶迤而动,令人叹为观止。由于它气势壮观,历史悠久,景色优美,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塞外小泰山

2.jpg

据地质专家考证,鸡鸣山形成于大约10亿多年前的一次大地震,由于强大的地壳应力,使沉寂多年的岩层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这座孤峰鸡鸣山作为国内少有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宗教名山,原有庙宇112间,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塑像200余尊,是高僧念佛讲经、祈福社稷吉祥的历史文化胜地。山中最古老的道观为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五年(481年)的碧霞元君殿位于山腰的永宁寺始建于辽圣宗太平四年(公元1024年)由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组成,经河北省宗教主管部门批准开放,满足居士、香客各种佛事活动需要,是大德高僧修行之场所。

山上自然与人文景观美不胜收,使人目不暇接。有三楼四柱牌坊、山神庙、萧太后亭、鸣鸡、观音院、龙骨岩、永宁寺、五指峰、骆驼岩、寿龟峰、朱砂洞、锁路门、避风桥、南天门、玉皇阁、西顶碧霞元君殿(俗称奶奶庙)、东顶观日台等几十个景点。鸡鸣山顶峰与断崖之间有一座避风桥,凭栏四顾,脚下云雾缭绕,身似悬空,仿佛来到了蓬莱仙境桥面上有巨石,俗称避风石,即使狂风大作,只要登上避风桥,万籁俱静,风都汇入桥洞钻出,一丝一缕不越上桥面。

3.jpg

据传,当年这里是个黑风口,住着一个黑风怪,发起怒来飞沙走石,百姓深受其害。玉皇大帝得知后,便从南方调来了这座山,堵住黑风口,捉住黑风怪,百姓得以安宁。它是一夜之间飞来的,人们便叫它飞来峰

飞来峰为何改叫鸡鸣山呢?这可追溯到公元前475年发生的一个悲壮动人的故事。据《史记》记载:春秋末期,晋国诸侯赵简子亡故,儿子赵襄子继位。赵襄子借机约其姐夫代国国王到夏屋会盟,令其厨人在宴席上用铜枓击杀代王。代王肝脑涂地,大部分随从也被杀害。只有少数随从逃脱回家报信。事前赵襄子就派人到蔚县附近的代王城接其姐姐代夫人回晋国为父奔丧。由于晋国和代国之间横卧着夏屋山和句注山,山势陡峭绵延千里,是北方之险,天下之阻路而不能直达,只好绕道而行。他们从代王城往北绕经下花园再往东南去晋国。当一行人来到飞来峰下时,代夫人才从飞奔而来报信的随从口中得知赵襄子为占领代国土地而杀害了代王。面对尾追而来的弟弟,代夫人哭天号地,悲愤令人欲绝,言道:以弟慢夫,非仁也;以夫怨弟,非义也。随即拔下了头上的金笄,在山石上磨了几下,自杀身亡。当地百姓敬佩代夫人的忠烈肝胆,为永远纪念她,就在山下筑墓地埋葬了她。在山上修祠,供奉她的塑像。随后把飞来峰改叫磨笄山。后来,在代夫人墓和祠上常有雉鸡鸣叫飞舞,又把磨笄山改叫鸡鸣山了。

4.jpg

鸡鸣山人文景观始建于三国曹魏明帝曹叡太和五年(公元231年),位于山腰,名曰永宁寺。现在的永宁寺始建于辽圣宗太平四年(公元1024年)。名曰中寺,后改为永宁寺。元朝时丁丑年(1277年)八月,京师发生大地震,鸡鸣山为震中,山崩地裂庙宇毁坏,山的四周沦为水池,人死惨重。太师右丞相秦王伯颜答刺罕随皇帝出巡回京,路经此地目睹惨状,心情异常激动,便决心修复寺院。他自己出资,命令指挥(官名)董麒卜吉组织施工,鲁花赤答罕监督。首先清除瓦砾,添塞沟壑。铺平大道,运输木石,迅速修成寺院和其他景观。

萧太后曾经执掌辽国的辽景帝和辽圣宗两代皇帝的朝纲。她“明达治道,闻善必从”,她不仅精于兵法,且有治国之才能。她集中兵力展开对大宋的大规模进攻,以图扩大疆土吞霸中原。她早就看中了闪电河流域这块美丽富饶的草原,经与大宋征战后,占有了大片土地。她也十分赏识鸡鸣山下洋河两岸的优美风景。便辟为皇家花园。这里即可游玩,又可招揽天下豪杰,同时窥探时机出兵攻击大宋。她摄政期间,辽国的版图已占有了包括燕云十六州等北方大片领土。1004年,宋辽交战,宋战胜辽。萧太后怕腹背受敌提出议和。1005年,辽宋订立“澶渊之盟”,辽获得了大量白银和绸绢。这就是历史上的“宋真宗胜却不胜,萧太后败却不败”的特殊战例。萧太后用这些钱扩建上、中、下三个花园。在花园里广种奇花异卉珍贵树木,成为辽国有名的皇家园林之一。萧太后经常驻跸此地,商讨国是,谋划战略,训练部队,部署兵力,一时成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有诗人在追忆萧太后以打猎为名,在鸡鸣山下进行军事演习锻炼部队鼓舞士气时,写诗赞曰:阏支此地曾歌舞,别起妆楼对暮山。马首垂杨青一带,锦档红衬射雕还。这里阏支借指萧太后,暮山指的就是鸡鸣山。

5.jpg

历经风霜雨雪洗礼的鸡鸣山孕育出灿烂的文化,慈祥而又神秘,亲切而又深邃,远古悠悠的天籁余音融入新时代的美妙旋律,演奏出振奋人心的和谐乐章。下花园区鸡鸣山承受日月爱抚雨露滋润,挺秀在塞外这片热土,壮美成北疆独特奇景。


责任编辑:editor
更多>>文明要闻
更多>>文明创建
图片新闻
更多>>公民道德
更多>>未成年人
更多>>志愿服务
下花园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张家口新闻网提供技术支持 0313-2011753
冀ICP备11022470号-2